日前,自然資源部副部長莊少勤在中共中央宣傳部“中國這十年”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,我國第一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編制完成。
發布會上,莊少勤副部長介紹道,十年來,我們著力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,加強科技創新和信息化建設,自然資源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得到提升。統籌推進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改革,建立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制度,積極探索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,建立覆蓋土地、礦產等主要門類的自然資源資產有償使用制度。在高質量完成第三次國土調查基礎上,編制完成了我國第一部全國國土空間規劃綱要,“多規合一”國土空間規劃體系總體形成。深化自然資源領域“放管服”改革,基于“統一底圖、統一標準、統一規劃、統一平臺”,實施“多審合一、多證合一、多測合一”。構建新型基礎測繪體系,基于實景三維中國,推進數字國土、智慧國土建設。地質、海洋災害調查監測預警防治體系更加完善,降低了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。制定濕地保護法,修改土地管理法、森林法、測繪法等,加強國家自然資源督察,用最嚴格制度最嚴密法治保護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,推動形成主體功能約束有效、國土開發有序的空間發展格局。
2019年,黨中央、國務院印發《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》。莊少勤表示,這個文件是黨中央、國務院推進“多規合一”的總體設計和整體部署,文件明確要將主體功能區規劃、土地利用規劃和城鄉規劃等空間規劃融合為統一的國土空間規劃,同時明確要按照規劃編制審批、實施監督、法規政策和技術標準四個方面來推動落實“多規合一”。他從該四個方面作了具體介紹。
一是關于規劃的編制審批體系。國土空間規劃包括五級三類,繼承了原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的一些特點。五級指國家、省、市、縣、鄉的行政層級。類型包括總體規劃、詳細規劃和專項規劃。目前,在總體規劃方面,全國的國土空間規劃綱要已經編制完成。這個綱要是以“三區三線”為基礎的,三類控制線范圍占的面積雖然不到整個陸域國土面積的50%,但是它確定了整個國土空間布局的骨架和基礎。通過“三區三線”劃定,為保障我國的糧食安全、生態安全、能源安全,促進城鄉可持續發展,提供了基礎保障。在劃定“三線”的時候,體現耕地保護優先,先劃耕地保護紅線、生態保護紅線,再劃城鎮開發邊界,倒逼土地節約集約利用,促進經濟社會綠色轉型。通過在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上來協調各類專項規劃的空間需求,真正落實“多規合一”,同時也促進了空間治理的數字化轉型。綱要對推動“多規合一”改革有十分重要的標志性意義。與此同時,地方的國土空間規劃,特別是市以上的國土空間規劃,目前都已經形成了階段性成果。
在詳細規劃層面,改革打破了原來城鄉分割的局面,在做好原來的城鄉規劃和土地利用規劃一致性處理的情況下,在城區范圍可以修編控制性詳細規劃,作為引導城市更新、進行各類建設的依據。在農村地區,可以編制村莊規劃,這也是詳細規劃的一種,來推動鄉村振興。
在專項規劃層面,實際是兩個層面,在國家和區域層面,由專業部門牽頭編制,經過國土空間規劃統籌后,納入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,保障專項規劃的落地實施。在市、縣層面,根據《城鄉規劃法》,有關專項規劃是總體規劃的組成部分,所以是由自然資源部門會同相關部門,結合總體規劃來同步推進,最后也要落到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,來保證它的合法性和可實施性。
二是關于實施監督體系。從2019年開始就在建設國土空間規劃“一張圖”的實施監督系統,這個系統可以把“五級三類”規劃全部納入,實現從宏觀到微觀的貫通,對整個國土空間實施全域、全要素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,做到對每一塊土地、每一個項目進行監管。同時,建立全國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的監督評估預警體系,可以結合每年度的國土變更狀況調查和其他的調查監測,包括地理國情的監測等,來進行監測評估預警。從去年開始,基于國土“三調”已經完成了全國108個國務院批準城市的規劃體檢、規劃評估工作。今年上半年,對全國600多個城市,根據其人口變化情況等,開展了專項體檢評估,今后可以結合年度的變更狀況調查定期進行體檢評估。此外,在“多規合一”基礎上,正在推進用途管制改革,特別是推進多審合一、多證合一的改革,有的地方已經開始把原來的兩證,就是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、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合二為一。
三是法規政策體系。2021年新實施的土地管理法第18條規定,“國家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。經依法批準的國土空間規劃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。已經編制國土空間規劃的,不再編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鄉規劃”。“多規合一”后,只有國土空間規劃是建設的依據、是規劃許可的依據。目前,全國人大正在推動國土空間規劃的立法工作。各地這方面工作做得也很積極,大連、寧波已經出臺了市級國土空間規劃條例,湖南、廣東、浙江等省正在制定省級的國土空間規劃條例。
四是基礎標準體系建設。印發了國土空間規劃技術標準三年行動計劃,從通用基礎、編制審批、監督實施和信息技術四個方面來加快構建統一的技術標準體系。標準體系建設有幾個特點:首先是要堅持“多規合一”,特別是統一用地、用海的分類,這是基礎性的,包括信息數據的標準;二是體現生態文明新時代的要求,特別是節約集約、綠色低碳和安全韌性的要求;三是體現高質量發展要求,堅持以人民為中心,服務好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;四是強調堅持因地制宜,特別要改變原來標準過多、“一刀切”的狀況,避免“千城一面”,更好地發揮地方優勢,要給制定地方標準留有空間。
除了這四個方面以外,這些年整個規劃行業的發展也非常可喜,注冊規劃師從改革前不到3萬人,現在已經超過4萬人,增幅達39%。同時,規劃編制甲級資質單位也從400多家,增加到目前超過600家。而且注冊規劃師和甲級單位的增加是在標準不降低,甚至難度更高的情況下增加的,所以行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。學科建設方面,在教育部的支持下,一些知名大學按照“多規合一”要求和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,也在加強規劃學科的建設。
莊少勤表示,下一步將堅決貫徹黨中央、國務院關于“多規合一”的部署,繼續深化“多規合一”改革,特別是在如何強化規劃的科學性、權威性、嚴肅性和有效性方面,繼續努力,更好地支撐構建新發展格局,促進發展方式轉變,建設人與自然和諧的美麗中國和美好家園。
熱線
關注
置頂